您的位置 首页 > > 关注 > 教育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经管青禾助农团—孟姜青禾·经管惠农公益行”圆满落幕

核心提示:在这个炎炎夏日,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经管青禾助农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深入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深入人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不仅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更让助农团的每一位成员深刻体会到了青春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个炎炎夏日,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经管青禾助农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深入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深入人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期10天“三下乡”活动,不仅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更让助农团的每一位成员深刻体会到了青春的责任与使命。

(一)整装待发,奔赴孟姜塬村

 

7月4日下午,“经管青禾助农团”响应号召,行前完成安全培训、设备筹备与方案细化,经济管理学院柳江红老师和魏惠民老师化身引航者,带领着怀揣乡村振兴理想的青年学子,奔赴铜川市孟姜塬村,以一场充满创意与热忱的"三下乡"助农直播实践,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

(二)扎根乡村,搭建助农阵地

 

同日,经管青禾助农团顺利抵达铜川市黄堡镇孟姜塬村。在安置好住处后,助农团队便与孟姜塬村村书记王晓梦展开深度交流,围绕抖音平台运营、助农直播方案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从搭建抖音商品橱窗到挖掘桃乡文化内涵,从剖析账号运营策略到策划特色直播活动,双方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为这场"云端卖桃"之旅绘制蓝图。大学生们化身"新农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他们从直播策划、流量运营等多个维度提出建议:打造独特直播内容,以新颖形式吸引流量;运用精准推广策略,靶向触达消费群体。同时,团队还计划通过系列短视频进行前期预热,用镜头记录孟姜塬蜜桃的生长过程与乡村美景,让这份来自田间地头的甜蜜果香,顺着网络信号飘向五湖四海。在这方广袤土地上,统一队服的大学生助农团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以青春的蓬勃朝气,为传统农业注入创新活力,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三)展馆寻踪,解码孟姜故事

  

 7月5日, 经管青禾助农团走进孟姜塬村,在村书记王晓梦的引领下探秘孟姜塬桃文化主题展示馆,开启了一段解码桃史、解锁“桃”文化密码的奇妙旅程。  走进博物馆 在孟姜塬桃文化主题展示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系统展现了当地桃子种植的历史渊源、品种演变、民俗传说及产业发展历程。   村书记结合展品向同学们细致讲解从古代文献中对‘桃’的记载,到如今形成规模化的种植产业,小小的桃子承载着地域特色与民生期盼。 同学们认真聆听着关于桃子与当地民俗、桃子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等内容,看到展示的不同时期桃树栽培工具、传统储桃方法时,大家纷纷感叹农业技术的进步。沿展陈路线继续前行,“桃”文化专区豁然开朗。这里既系统梳理了孟姜塬村数百年的种桃史,更精心陈列着数几十种桃子的品种档案,从艳若丹霞的水蜜桃到蜜甜多汁的黄桃,从本地选育的特色品种到改良引进的优质种苗。同学们边聆听讲解边用手机记录细节,为后续助农直播方案积攒着鲜活而珍贵的素材。

(四)桃园漫步,饱览硕果盈枝


离开博物馆,村书记带领老师和同学们来到附近的桃树种植基地。眼下正值桃子生长的旺盛期,连片的桃林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点缀在绿叶间,长势喜人。 村支书王晓梦向同学们分析了桃树种植的成本投入、市场前景以及当地在品牌打造、电商销售等方面的探索。  

此次活动将文化认知与产业实践相结合,让同学们在行走中学习、在观察中思考。大家纷纷表示,不仅加深了对地方特色产业的了解,更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未来将努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    

(五)多维发力,直播助农显实效

7月9日,经管青禾助农团开始了预直播。在这场直播中,项目指导老师柳江红,孟姜塬村村书记王晓梦,助农团成员黄榕、高瑞泽、侯锦乐、冯雪曼等进行现场直播带货。直播介绍桃子时,既聚焦其品质与口感——现场切桃展示孟姜塬村水蜜桃饱满的果肉、薄嫩的果皮,强调“爆汁甜润、入口即化”的特点,以及“山泉水灌溉、有机肥培育”的生态种植环境,点明甜度高达18度的天然优势;也注重传递新鲜与时效保障,说明“现摘现发”流程(从采摘到发货不超6小时),介绍冷脸发货如何锁住新鲜,消除网友顾虑;还融入文化内涵,结合孟姜女传说讲述当地“以桃祭祀孟姜女”的传统习俗,赋予桃子“平安吉祥”的寓意;同时分享多种吃法(直接食用、制作蜜桃酸奶等)和储存技巧,让网友全方位了解产品

 7月10日,铜川市耀州区石柱村党总支书记秦红梅莅临直播间。对经管助农团的直播提出建议和指导。与王晓梦书记和柳江红老师一同从村里特色产品的培育细节聊到助农直播的新想法,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故事和对接下来直播的统筹规划。

 

7月11日,柳江红老师带领助农团深入分拣点,与村民一同筛选,剔除有瑕疵或不达标的果实,确保发出的桃子直径均在7厘米以上、果形饱满;接着按大小和品相分级,将果实放入铺有软质海绵的托盘,外层套上网套,再装入印有孟姜女传说图案的定制纸箱,空隙处填充环保纸浆缓冲,同时根据气温放入2-3袋食品级冰袋,密封后贴上“生鲜速运”标签,箱内还附赠食用指南;每天上午10点前,物流公司专人取件确保当天发出,团队与快递网点实时沟通、优先专线运输,全程跟踪物流,遇极端天气则及时调整,整个流程从采摘到发货不超过6小时,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全力保障网友收到新鲜鲜甜的桃

 

据团队统计,此次抖音直播累计观看总人数近5000人次,互动评论人数超过直播间观看总人数的50%以上,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反馈,大大提升了孟姜塬村农产品的曝光度与知名度。此外,还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下单购买,销售额近7000元。实践团让美味可口的“孟姜红仙桃”从田间地头成功走向“消费者的“舌尖”,有效带动了孟姜塬村农产品的售卖,为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

直播活动之余,队员们还精心策划拍摄脚本,用心拍摄宣传视频,以趣味短视频的方式突出孟姜塬村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努力让孟姜塬村特色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中。从一望无际的田野再到活动队员的精心拍摄,每一帧都传递出了助农团团成员们的热情与真诚。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六)走进孟姜塬,村民口中的日常与心声

 

7月13日,在魏惠民老师的带领下经管助农团走进孟姜塬村,走访了11家果农。在果农谈及与果园相依的日子,话语里满是对每一寸土地的珍视与牵挂。春日里,晨露还凝在桃枝上,便要提防倒春寒突袭,生怕一夜霜冻打蔫了刚冒头的花苞;盛夏时节,既要盼着雨水滋润果实,又得揪着心防备连阴雨泡烂了枝头的饱满;待到桃儿泛出红晕,还得守着园子防鸟雀啄食、驱虫蚁侵扰,日日天不亮就钻进果园,摸土壤干湿、看叶片长势、察果实品相,指尖抚过桃皮的绒毛,像呵护自家娃娃般细致。

果农们总说,这片地的水土是有灵性的,山泉水灌溉、有机肥滋养,结出的桃子自带一股清甜,咬一口能爆出蜜来。可这份好,以往总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愁绪里——村子位置偏,大多时候只能靠周边集市零散售卖,遇上丰收年景供大于求,再好的桃也得压价贱卖;偶尔想往远处送些,却总因路途颠簸、保存不当,到了地方就失了新鲜,心疼得直叹气。

虽说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早已习惯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踏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汗水洒进每一寸田垄,但谁不盼着辛苦种出的好果子能被更多人尝到?盼着销路能再宽些,价钱能再稳些,好添几件趁手的农具,让侍弄果园更省力些,日子能像枝头的桃子一样,饱满又甘甜。这些藏在枝叶间的辛劳、挂在眉梢的期盼,正是孟姜塬村最质朴也最动人的底色。

(七)穿越千年秦风:青禾团探秘孟姜塬秦人村落

 

7月14日上午,经管青禾助农团成员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踏入孟姜塬村的秦人村落。脚下的青石板路历经岁月打磨,带着温润的光泽。两旁的土坯墙、茅草顶建筑透着秦风古韵,原木搭建的门楣上,“酒肆”“铁铺”等字样的木牌静静悬挂,勾勒出古朴的村落轮廓。

大家在稷王庙前驻足,听当地村民讲述流传已久的孟姜女传说——那些关于长城、关于坚韧的故事,早已融入村落的街巷与草木间。不远处,身着传统服饰的当地人正闲适地做着针线活,或是在门前整理着农具,一举一动都带着岁月沉淀的从容,让成员们感受到秦地民俗的质朴与厚重。

漫步中,团队留意到村落的布局保留着秦代市井的痕迹,巷道交错间,能想见昔日的生活气息。与守着老院子的村民攀谈时,得知这些老屋、老物件如何一代代传承,如何在时光里维系着村落的根脉。

此次参观,成员们在静默的建筑与鲜活的民俗中,触摸到秦文化的肌理,也体会到孟姜塬村将历史记忆与生活烟火相融的独特韵味。

 

(八)成果展示显担当,踏上归途再启程

7月14日下午,当经管青禾助农团的车辆驶离孟姜塬村,后视镜里的黄土村落渐渐远去,但那些关于桃园里的欢笑、直播间的忙碌、村民们紧握的双手,却深深印刻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这场暑期“三下乡”实践,不是一次简单的任务执行,而是一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团队带着专业知识走进田间地头,用直播镜头架起城乡桥梁,让孟姜塬的甜果与故事走出大山;而乡村的质朴与坚韧,也教会成员们何为“接地气”的实践,何为“有温度”的服务。

数据背后,是300公斤水蜜桃的清甜抵达千家万户,是村民们从“怕镜头”到“敢开口”的蜕变,是孟姜女传说与农产品碰撞出的文化火花;更深远的,是团队与村落约定的“长效助力”计划,是为乡村留下的直播技能与发展思路。

车窗外,青春的足迹已印在基层的土地上。对于青禾助农团的成员们而言,这不是结束,而是用实践感悟反哺成长的开始——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基层经验继续前行,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绽放更持久的光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