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融媒网讯(李万全李万鹏魏嵘凯)“这次回来,家乡的变化让我又惊又喜,我真心想为家乡出份力!”8月1日上午,宝丰县闹店镇李官营村“摆理堂”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杜万通的一番话,说出了在场所有大学生的心声。当天,闹店镇“我为家乡献一策”大学生座谈会在这里热闹开场,该镇党委书记魏前豹、镇长郭晓娟,以及镇村干部和各村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一场青春智慧与家乡发展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
活动中,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范营村“摆理堂”、后李村柳杨河诗社及李官营村村史馆与校史馆。这些由闲置民房、废弃老宅精心改造而成的场所,如今已成为群众议事协商、文化传承寻根的重要阵地。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和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旧物,学子们深入了解了家乡从传统“老集镇”向活力“新热土”的华丽蜕变,深厚的文脉底蕴与显著的发展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学子们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为座谈会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我从小在这长大,现在也经常回来,却从来不知道我们村里还有这么棒的村史馆和校史馆,家乡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现就读于河南大学的李玉珠感慨道。
座谈会上,镇长郭晓娟首先介绍了闹店镇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在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人才引进等领域的发展蓝图。她热情鼓励在场大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家乡发展大局,积极为家乡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该镇新入职的青年干部分享了扎根基层的实践感悟与初心使命;在校大学生代表则结合求学经历与返乡见闻,畅谈对家乡发展的思考、感悟及未来规划,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与回报桑梓的拳拳热忱。
镇党委书记魏前豹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学子们的蓬勃朝气与家国情怀,强调青年是家乡发展的生力军。他结合闹店实际发出倡议:希望学子们成为“家乡发展的合伙人”,对接本地特色产业,让个人价值在故土扎根;成为“文化传承的接力者”,记录非遗技艺,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内外联通的桥梁者”,传递先进理念、宣传家乡文旅。魏前豹表示,该镇将持续优化人才生态,以最诚挚的胸怀接纳青年人才,期待学子助力产业升级、记录时代故事,共赴“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本次座谈会有效搭建了在外学子与家乡的“连心桥”,促进了青春智慧与乡土需求的精准对接。与会大学生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精进学业、心系故土,未来以实际行动为闹店镇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