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河南

金秋古镇 教育圆梦

核心提示:8月16日,在曾因三国名将夏侯惇设馆巡守而得名 ,也因元好问置墅吟咏、燕青秋林渡射雁的传奇而文采风流的历史名镇、古镇“夏馆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历届校友代表、老校长、成功企业家等关心古镇教育事业发展、心系桑梓的爱心人士,齐聚在抗战时期就由开封三校迁建而来的历史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夏馆镇初级中学。夏馆镇金秋助学活动暨夏馆初中校友会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与会嘉宾共话跨越时空的同窗情谊,共叙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共话对家乡学子和家乡教育事业的浓浓关爱!

 新农村融媒网(记者 智军)8月16日,在曾因三国名将夏侯惇设馆巡守而得名 ,也因元好问置墅吟咏、燕青秋林渡射雁的传奇而文采风流的历史名镇、古镇“夏馆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历届校友代表、老校长、成功企业家等关心古镇教育事业发展、心系桑梓的爱心人士,齐聚在抗战时期就由开封三校迁建而来的历史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夏馆镇初级中学。夏馆镇金秋助学活动暨夏馆初中校友会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与会嘉宾共话跨越时空的同窗情谊,共叙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共话对家乡学子和家乡教育事业的浓浓关爱!  

      

 活动上,宣读了政府表彰文件和在高考中蟾宫折桂即将步入“985”、“211”重点大学殿堂的45名优秀学子名单,发放了“金秋圆梦”助学金,为捐款企业颁发了捐赠证书,学生们用朝气蓬勃的舞狮表演,向关爱他们的长辈、爱心人士表达了将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夏馆初中校友会”揭牌暨启动仪式上,杰出校友代表赵红武和受助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夏馆初中不仅教会了我们加减乘除、诗词歌赋,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诚实、勤奋、感恩、担当,这些品质成为我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赵红武满怀深情地说,“夏馆的山水养育了我们,母校的精神塑造了我们。今天,我们以校友的身份重聚,不仅是为了追忆青春,更是为了许下一个承诺: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让我们以校友会为起点,携手助力母校腾飞,助力夏馆学子圆梦,助力家乡振兴!”。校友会成员一直认为,校友会不仅是联络感情的纽带,更是汇聚资源、反哺母校的平台。未来,可以通过校友会实现,搭建资源共享网络:建立校友数据库,促进各行各业校友的交流合作,为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母校建设:设立专项基金,奖励优秀教师、改善教学设施、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等。传承精神火炬:组织“校友讲堂”,邀请优秀校友分享成长经历,激励在校生树立远大志向。

       

  随后的文艺表演环节,夏馆镇初中的师生用朗诵、舞蹈表演、“听音舞墨”节目表演等形式抒发着满怀感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为夏馆教育赓续荣光,为家乡培育更多"品学兼优、勇于担当弘毅少年”的雄心壮志!夏馆镇初中校长邢明理说,夏馆初中肇始于烽火岁月中的"开封三校"。八十五载风雨兼程,从抗战时期播撒教育火种,到今日"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我们始终秉承"弘以胜重,毅而致远"的校训,将开封三校"高远、豁达、坚韧"的弘毅精神深植血脉。学校始终以"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为办学理念,构建"阳光大气、坚强豁达"的育人生态,十余年间培养出6名清华学子,走出百余位双一流高校英才,更四夺全县中高考状元桂冠。2022年中考跃居全县第三、乡镇第一,荣立县政府"集体三等功"。据悉,近年来夏馆镇初中获评市县"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品质建设示范校"等称号,2024年荣膺国家人社部、教育部联合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书写了乡镇教育的奋进篇章!

        

 据了解,近四年来,夏馆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高质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出实招、勇开拓。通过开展连续四年的“金秋圆梦”助学活动,凝聚人心,让在外成功发展的夏馆人、优秀的历届学子代表重回故里助力家乡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精心谋划组织起“夏馆初中校友会”,以心服商、以情引商,不断招引在外发展的乡友返乡创业、造福桑梓,先后引进湍之源农业(河南省)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返乡创业企业反哺乡里,在目前河南省开展的以企观政、企业大走访活动中,企业纷纷反映夏馆镇各项工作落实的扎实有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