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文化 > 文学

商丘:七旬画家80天绘就《抗日英雄谱》 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

核心提示:文/金新辉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年过七旬的河南商丘画家逯宗传历时80天精心创作的《抗日英雄谱》巨幅画卷终告完成。他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年过七旬的河南商丘画家逯宗传历时80天精心创作的《抗日英雄谱》巨幅画卷终告完成。他以笔墨为刃,勾勒杨靖宇等抗日英雄的不朽身姿,用艺术之力承载对英烈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以此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作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资深会员,逯宗传的艺术生涯始终浸润着历史情怀。1970年考入开封美术专科学校(现河南大学美术系),后赴西安美术学院深造,早年创作的《小包公》连环画已初显历史题材驾驭能力,《血战台儿庄》宣传画更曾斩获省级一等奖,在商丘当地可谓家喻户晓。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创办宗传美术学校,传授快速画虎绝技,培育艺术新人。今年6月,商丘一位诗人创作的《永远铭记卢沟桥事变》长诗深深触动了他,让他决心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将全部艺术热忱倾注于英雄史诗的创作。他精选数十位抗日英雄形象入画,而河南籍英雄杨靖宇,成为画卷开篇的核心人物。
2025年6月的清晨,商丘市桂林路宗传美术画室墨香氤氲,逯宗传的画笔在数十米长卷上落下第一笔。杨靖宇将军的形象在宣纸上逐渐清晰:冰天雪地中,棉絮充饥的坚毅凝固成永恒;濛江林海间,身中数弹的身躯依然挺立……他以连环画形式,串联起将军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豪迈、深林孤战的决绝与壮烈殉国的慷慨,让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为让英雄既有“大义”亦有“温度”,逯宗传格外注重细节刻画:将军袖口的补丁、冻裂手指紧握步枪的力度、胸章磨损的边角,每一处都饱含深情。画室不大,各类历史资料却堆成了“小山丘”,从抗联回忆录到当年军服实物,他辗转搜集素材,只为还原最真实的英雄风貌。创作中,他巧妙融合国画笔墨与西画光影技法,让英雄形象在宣纸上获得雕塑般的立体感与永恒感。
两个多月的创作里,老人每天清晨5点便伏案挥毫,老花镜换了三副,手腕贴满止痛膏药。老伴心疼劝阻,他却慨然道:“比起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我这点累算什么?”创作间隙,他常将画稿带到公园广场,既让市民在观展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认真听取大家对细节的建议,让英雄形象更贴近人心。
“画英雄,得画出他们骨头里的劲儿。”逯宗传抚过未干的墨迹说。完成杨靖宇的连环画后,他又相继绘出彭雪枫、张自忠、吉鸿昌等英雄群像。8月15日,在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当天,画室里最后一笔落下,这幅凝聚着老人80多个日夜心血的《抗日英雄谱》巨幅画卷正式完成,用艺术之光照亮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