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农村融媒网讯(李万全李万鹏张静怡)8月11日上午,走进宝丰县周庄镇东王村箱包厂的大门,一股清爽的凉意便夹杂着帆布的质朴气息与尼龙线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车间内,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埋首于手头的工作,缝纫机的针头在各色帆布上灵活地来回穿梭、翻飞,每一次起落都留下一行行细密整齐的针脚。
曾经,东王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较为单一薄弱,农户们大多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为生,还有不少人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村里的发展一度缺乏动力。近年来,东王村的发展迎来了转机。村里依托闲置的厂房,创新采取“致富带头人投资+政策资金扶持+村经济合作社入股”的模式,大力发展箱包加工业。截至目前,项目已购置设备40余台,成功安置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顺利完成初期订单5个批次,产品主要销往外贸市场,实现营业额8万元左右,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村里有了箱包加工厂,我立马就回来了。厂里中午还有饭吃,平时我还能照顾家里,真是方便太多了。”东王村村民刘大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份工作的满意和对村里发展的感激。
目前,东王村集体经济形成了“物业出租”“资产参股” 的发展模式,收益分配科学合理,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定向用于厂房租赁,保障集体资产能够规范运营、稳定存续,每年可为集体带来6000余元的租金收入;二是通过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定向投入到厂房设备购置、水电等基础设施修缮中,为产业的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该项目年收益可达1.2万余元;三是以薪金形式直接惠及参与生产的村民,全面投产后,可吸纳60人就业,预计每年支付薪金150万余元,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分享发展成果;四是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集体入股参与项目,预计年底可获得分红10万元左右,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咱们先一步一个脚印把路子蹚顺了,让大伙儿的腰包先鼓起来。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最终都要反哺到村里来——修修路渠,让村民出行更方便;改善改善环境,让村里更宜居;多办点惠民的事,让大家的生活更舒心。让全村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才是咱们干这事的根本目的。”东王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旭东满怀信心地说。
东王村的实践生动地证明,发展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找到符合村情实际的模式,让村民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和监督者。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东王村正稳步前行,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