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资讯 > 微访谈

搬离穷窝窝 迎来新天地

核心提示:和煦的阳光穿过蓝白相间的楼栋,投射在草坪上、座椅上……光影交错间,老人们悠闲地拉着家常,小孩儿们调皮地嬉戏打闹,绘就了一

和煦的阳光穿过蓝白相间的楼栋,投射在草坪上、座椅上……光影交错间,老人们悠闲地拉着家常,小孩儿们调皮地嬉戏打闹,绘就了一幅冬日里绝美的祥和画卷……这里便是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积善社区。

4年来,遵义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25个,16.7万名脱贫群众搬离了过去“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土地。曾经困处大山之中、穷居瘠土之上的农村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居所,成为了新市民,开启了新生活。

斩断“穷根”

“脑袋口袋”一起富

“咱们今天从刺绣的图案设计、花色搭配、针法技巧等方面进行实操……”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一针一线地慢慢摸索完成了刺绣作品。这是遵义市红花岗区专门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妇女举办的“锦绣计划”妇女就业手工技能培训现场,40名易地扶贫搬迁妇女正专心致志地在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充电”。

“我们采取‘人社中心+劳务公司+企业+群众’一体化培训模式,举办电子商务、厨师、家政等各类培训班,通过长短期培训相结合,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培训力度,变‘输血’为‘造血’。”红花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邵云琴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遵义市围绕居民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需求,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有计划地开展家政、厨师、保洁等学习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3621个,带动有劳动力搬迁家庭4.1万户,10.2万余名群众实现就近或外出就业。

进入凤冈县凤翔社区就业扶贫车间永羚鞋业加工区,一阵阵时缓时急的“哒哒哒、哒哒哒……”缝纫机运转声迎面而来,展眼望去,一排排岗位上,一个个女工操作娴熟。

“全靠社区重视集体经济发展,引来扶贫企业入驻办厂,我们能就近打工,一个月工资有2000多元,还能兼顾好小孩子读书。”2018年,从永安镇龙山村迁入的搬迁户刘芬尝到了实打实的发展“甜头”。

作为凤冈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凤翔社区直面发展集体经济无资源利用、无资产依托、无资金发展的困境,实施“内强外拓”撬动发展,做大做实“集体经济蛋糕”,搬迁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打破“壁垒”

“暖心服务”在身边

“开办这个‘儿童之家’,主要是希望通过趣味活动提高孩子们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加上热心的志愿者辅导,让孩子们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凤冈县凤翔社区第一书记罗斌说。

在了解到搬迁孩子们下午四点半放学,而家长们下午五六点才下班这个情况后,凤冈县凤翔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经过调研,办起了“贤心凤羽儿童之家”“四点半学校”,还专门聘请了“童伴妈妈”“四点半学校老师”,为社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和困境儿童提供文化辅导、心理疏导等帮扶服务。

今年11岁的小朋友安运玲,是社区少儿合唱团一员,也是“四点半学校”的常客,“四点半学校”老师李闯长期引导她积极向上并辅导她做作业,如今,安运玲小朋友变得越来越有信心。

坚持搭平台、赋功能、惠民生,聚焦打破搬迁群众城乡“二元生活壁垒”,遵义市逐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四点半学校”等服务阵地,先后发展红色物业11个,建成156个党群服务中心、32个日间照料中心、46个春风小院。

多民族、多文化的村民聚集在一起,如何和谐生活?托幼、托老的方式怎样?资金如何保障?仁怀市苍龙街道凤凰小区把解决“一老一小”服务难题作为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的切入点,配套建设起“四点半学校”、日间照料中心,招募专人进行管理,每年投入50万元经费,确保服务阵地有效运行。针对搬迁群众不会坐公交、使用电器不熟练、找不到商超银行等难题,党支部组织30余名党员志愿者陪群众坐一次公交、进一次商场、到一次银行、去一次学校,让搬迁群众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一步步融入城市生活中。

注入“乡魂”

“文化活水”润心田

12月13日清晨,在正安县瑞濠街道安置小区花坛旁挤满了人,搬迁老人们正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围观着象棋对决。

为满足搬迁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破除陈规陋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安县瑞濠街道构建了“街道主导、部门协作、社区主抓、群团参与、居民自治”志愿服务体系,组建起12个兴趣小组,开展象棋、快板、腰鼓表演活动,推动文化进小区,厚植文化基因。

“原来担心年龄大、没文化,搬到城里难融入,现在可好了,没事下楼下下棋、打打腰鼓,邻里都认识。”搬迁户老包兴致勃勃地介绍,“我搬来两年多了,社区经常组织开展宣传宣讲活动,不仅有各种利民惠民政策介绍,还可以参加兴趣小组,比在老家好多嘞!”

遵义市围绕生产生活、居家卫生、文明行为等,着力创建环境好、治安好、服务好、风尚好、邻里好“五好社区”,推荐评选文明小区20个、文明家庭1102个,引导搬迁群众规范行为,树立文明新风。

前段时间,在新蒲新区松源社区广场上,居民们正在开展书画比赛、诵读诗词比赛等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今年参加了好几次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很有趣,大家都愿意参与进来,为我们邻里之间交流提供了平台,增进了邻里和谐。”正在参加诗歌比赛的松源社区居民杨晓燕说。

松源社区有安置居民1368人,为了加快社区居民融入城市生活,同时又可以打破楼栋高墙的障碍,促进社区居民和谐。松源社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不断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在我们社区的文明实践站,各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我们还通过举办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凝聚力,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松源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绍东说。

整洁的楼栋、宽敞的道路,以及就业帮扶车间、群众服务中心和幼儿园……如今,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里,孩子读书省心、大人工作舒心、老人看病也不用操心,昔日的贫困户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王思沛 王思洁 刘久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