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关注 > 创业

干事创业融入中国发展

核心提示:阿斯木·穆罕默德(左)为顾客介绍店内饰品。本报记者 刘 慧摄陈健聪在工作中。人民网记者 何 蒨摄雅各伯·德拉乔内。受访者供图

阿斯木·穆罕默德(左)为顾客介绍店内饰品。
本报记者 刘 慧摄

陈健聪在工作中。
人民网记者 何 蒨摄

雅各伯·德拉乔内。
受访者供图

青山周平在研究建筑设计项目。
石倩青摄

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设计灵感,亲身感受共建“一带一路”勃勃生机,见证中国航空维修行业蓬勃发展,策划艺术展览增进文化交流……多位外国友人与本报记者分享了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要继续在这里生活、工作”

本报记者 王海林

灵动的线条在画布上交错延展,不停变幻的轨迹让人捉摸不定——在“跨越与对话”中意友谊国际艺术交流活动暨刘若望、雅各伯艺术双个展上,意大利艺术家雅各伯·德拉乔内的一组名为“踪迹”的作品引得观众纷纷驻足观赏。

“我的每一幅画作都是生活的缩影。到目前为止,我人生近一半时间在中国度过,怎么可能不把在中国的经历绘入画里?”雅各伯用流利的中文回答着记者的提问。“绘画时,我会使用丙烯颜料一层层涂抹叠加,这就像我对中国的认知过程——从最初的几乎一片空白,到了解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这幅画作也就越来越立体生动。”

雅各伯自幼热爱艺术,曾在米兰大学修读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2001年,怀揣着对中国传统和现代艺术的热爱,他来到北京。“我原本计划用两周的时间了解中国,但后来发现时间远远不够,这一待就是20多年。”雅各伯说。

雅各伯不仅是一名热爱绘画的艺术家,还是搭建意中艺术交流平台的国际策展人,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间的文明交流互鉴。雅各伯对记者说,“作为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意大利和中国两个文明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马可·波罗、利玛窦等友好使者开启了数百年交往与友谊,成为两国友好的桥梁。“我希望跟随他们的脚步,做意中文化的交流使者。”

“痕迹TRACCE”“创作对话”“字母匠人”“当代及未来:海河美术馆开馆邀请展”……这些年,雅各伯参与策划了多个艺术展览,让更多中国艺术爱好者感受到意大利文化的独特魅力。他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一系列意中文化交流活动相继举行,意大利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今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重启,为进一步深化两国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我希望未来继续通过绘画的方式向两国民众描述和表达我对中国的理解,用艺术搭建沟通的桥梁。”雅各伯说。

谈及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感受,最让雅各伯印象深刻的就是中国的发展。“我很幸运能够见证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中国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他以北京的地铁发展为例,“刚来时,北京只有两条地铁线。现在的运营线路越来越多,乘地铁几乎可以到达北京市区各处。”

雅各伯同中国的感情越来越深,他已在中国组建家庭并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我在意大利出生,在中国生活。中国现在是我的家,我要继续在这里生活、工作。”雅各伯说。

 

“在中国实现我的建筑理想”

本报记者 朱玥颖

“中国承载着我的建筑理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度,每天都有新变化。”在位于北京CBD的工作室里,日本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与本报记者分享了他的中国故事。

2005年,青山周平从东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北京实习。很快,他就决定长期在北京发展,在这里实践他的建筑理想。

“我的一些建筑设计理念受到中国胡同的启发。”为了深度研究胡同的设计风格,青山周平在北京的南锣鼓巷一住就是10年。在他看来,胡同不仅是历史留下的传统建筑,也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胡同空间虽小但蕴藏无限的设计可能;另一方面,胡同中的共享空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青山周平举例说,“很多人会把自家的凳子、桌子、沙发等家具放在胡同的公共空间里与大家共享。家具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拓展了社区空间。胡同的房间虽小,但家的空间变大了。”

结合日本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经验和在北京胡同生活带来的灵感,青山周平曾改造一间五口之家居住的35平方米住宅,让原本狭窄的房屋变得舒适宜居。他还曾将一间6.8平方米的房屋改造成集卧室、厕所、厨房、餐厅、书房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套间。一次,为了仔细勘察一间住宅的改造细节,青山周平曾在一位客户的家中住了一天一夜。“走近这个家庭,我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被他们的热情淳朴深深打动。”

在广州岭南古村港头村参与传统建筑改造,在云南昆明打造“移步换景”式的独栋书店……“17年来,我去过中国许多城市和乡村,各地不同风貌的建筑也让我思考,让我在设计过程中更加关注人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青山周平感慨,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刚来北京时,北京只有首都国际机场T1和T2航站楼,后来建成了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大兴国际机场。中国数字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快递外卖、扫码支付、线上购物、在线教育……在中国的生活非常便利。”

在这里,青山周平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人生时刻。2012年,他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修读博士学位,并在北方工业大学担任讲师。2014年,他创立了步麓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北京就是我的家。”在与中国友人相处中,青山周平收获了温情和友谊,“下雨天,邻居会帮我收回晾在外面的衣服,让我倍感温暖;中国学生勤奋好学、做事高效,让我很佩服;我现在能把中文说得这么好,还要感谢中国朋友耐心的帮助。”

未来,青山周平打算继续留在中国工作生活,“中国有着巨大的包容性,我在这里学会了和空间对话,学会了怎样为人们打造理想的居住环境。今后,我会努力经营好我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交流和合作,在中国实现我的建筑理想。”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报记者 刘 慧

新疆国际大巴扎坐落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巴基斯坦商人阿斯木·穆罕默德在这里经营着一家名为“独一无二”的首饰店,“我有七八个巴基斯坦朋友也在这里做传统手工艺品生意。他们都很喜欢这里的环境,生意好做,离家也近。”

199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阿斯木来中国新疆旅游时,发现这里的手工艺品、丝绸布料非常精美,带回巴基斯坦后很受欢迎,“尤其是中国的丝绸,染色加工后,制成我们当地传统服饰,销路很好。”感觉到其中蕴藏的商机,此后他多次往返于两国间从事进出口贸易,将中国的商品带回巴基斯坦,也将巴基斯坦的手工铜器、木器等工艺品带到中国。阿斯木的生意越来越好,还在乌鲁木齐最热闹的国际大巴扎开起了店铺。

走进阿斯木的首饰店,眼前是各种充满异域风情的精巧饰品:钉珠、水钻、流苏、亮片……琳琅满目的首饰把店铺装点得格外引人注目。“我一直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产品。”阿斯木指着一排精美的首饰三件套介绍,“这些饰品都是我妻子亲手设计的。”这些年,阿斯木和妻子赛依达·阿不力孜经常到巴基斯坦、阿联酋、印度等国进货,了解当地饰品的流行趋势,再由妻子亲手绘制图纸、选购原材料,继而打造出“独一无二”的首饰。

夫妻俩热情地给记者展示着店内的产品,除了他们自己设计制作的首饰,还有来自巴基斯坦的传统手工耳环、来自阿联酋的金项链……许多饰品都是仅此一件,深受顾客喜爱。每年,都有不少当地人和游客来到他的店铺,选购这些饰品。

“我在中国生活得很开心!”阿斯木说,这里有他的家人,也有他的事业。这些年,他的首饰生意越做越大,还开了分店。“家里的生活水平也上了一个大台阶,不仅买了新房子,还买了车。我的儿子今年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现在在北京上大学。”说起自家生活,阿斯木满面笑容,未来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仿佛店里的饰品一样,闪烁着光芒。

去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新疆地区正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同巴基斯坦紧密相连。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巴经济走廊如今早已硕果盈枝。“不仅有力推动了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新疆的发展。”阿斯木与记者分享了他的观察。随着巴基斯坦的铁路、公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的货物运输越来越通畅,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时间缩短,极大地促进了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我的生意也随着两国间物流合作的升级越来越好,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阿斯木说。

 

“在中国的工作经历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强的获得感”

本报记者 刘 歌 人民网记者 何 蒨

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旁的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总经理陈健聪正和技术人员在一架客机内讨论“客改货”作业的具体细节。陈健聪来自新加坡,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谈到“航空维修”“客改货”等话题时,总有说不完的话。

陈健聪与中国颇有渊源。早在20年前,他就曾和全家人一起来到中国,与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哥哥姐姐团聚,一同庆祝春节。“那是我在中国过的第一个春节,让我亲身感受到中国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陈健聪回忆道。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入职新加坡一家航空公司,担任飞机维修工程师,并于2009年被派至上海,在一家飞机维修公司负责管理工作。“刚来中国时,我对周围环境比较陌生,但身边的同事都很热情友好,我很快与他们熟络起来,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也让我的中文慢慢变得流利。”

2018年,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陈健聪加入了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客改货’是中国航空维修领域的新发展方向。”陈健聪介绍,乘着中国“客改货”业务发展的东风,他所在的公司正积极转型,希望通过这一业务拓展未来的商业空间。“我们刚刚交付了第500架定检飞机,已经完成二期机库的建设和投产运营,员工人数也从起初的1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300余人。近两年公司的‘客改货’订单已经排满,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陈健聪说,“在中国的工作经历给我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强的获得感。”

在华工作多年,陈健聪见证了中国航空维修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合资建立维修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航空维修行业这些年实现了快速发展。“记得20多年前,中国的客机还需要去其他国家进行技术维护与修理。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航空维修的安全性、规范性和质量大幅提升,逐渐实现了本地化维修。”陈健聪说,2003年令他印象深刻,“那年我去了新疆,带回两架飞机送到新加坡维修,那是我最后一次将中国飞机承接到国外进行维修,此后,越来越多的飞机在中国就可以完成维修。”

在陈健聪看来,目前中国的航空维修水平与安全性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标准”。他认为,这离不开专业人员素质与技术能力的提升,“飞行安全事关重大,平时工作必须非常严格。技术培训、安全培训等都要从基层开始,这需要花时间培养,中国通过不断努力做到了这一点。”

休闲时间,陈健聪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一顿热辣的火锅,“滚烫的火锅红红火火,寓意很好。”他还经常到公司附近的湖边跑步健身,见证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好天气越来越多,天空总是很晴朗,这些都让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陈健聪告诉记者,他已经取得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并受聘成为中国民航大学的客座教授,“我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也对这片热土的发展充满信心,未来期望我的孩子也能来到这里工作、生活,发展自己的事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