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关注 > 智库

建设慢生活休闲游经济带 “一产”到“三产”的乡村振兴之路

核心提示:连续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休闲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

连续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休闲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有山、有水、有产业,成为越来越多地方追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慢生活”休闲游的功能定位

乡村“慢生活”是相对城市“快节奏”而言的,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紧张重复的劳动使人们逐渐怀念起农村的恬静与惬意,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清新的乡土气息,还是怀旧的农家菜肴以及充满情趣的传统劳作,都是现代都市所缺乏的。乡村“慢生活”休闲旅游经济带的功能定位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缓解压力

人们之所以选择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为了摆脱城市中快节奏和紧张重复的工作环境,暂时逃避现实生活,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快抛之脑后,感受时光悠然,岁月静好。经过“慢生活”的休闲放松后,游客能以愉悦的状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重新接受挑战。

(二)教育体验

在乡村“慢生活”休闲游的过程中,亲子市场非常重要,因为其中除了放松之余,还能跟孩子一起增进亲子感情。通过体验农村生活、品尝乡村野味、参与农业劳动,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能够领略到农村别样的生活方式,感受城乡的差异,寓教于乐。

(三)贴近自然

经济带的建设应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农村,没有繁华都市的拥挤喧嚣、车流不息的鸣笛哄响,有的花草林木、泥土气息、鸡鸣虫叫。都市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田间呼吸新鲜的空气,闻一闻泥土的芳香,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与滋养,整个心都会柔软平静下来。

(四)文化传承

相比于城市,乡村往往保留了更多的传统文化。通过建设民俗文化村、保护和传承农村特色乡情,让游客了解乡村社会文化和民俗风情,感受传统,记住乡愁。

(五)体育锻炼

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休闲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农业观光逐步向休闲与度假并重转变。城市游客不只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观光方式,更愿意参与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恢复体力精力、加强体育锻炼意识的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如山地运动、水上运动、骑行运动、冰雪运动等。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方滩乡骑行赛道实拍图)

突出乡村休闲游的特点

休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有显著的差异,休闲旅游是周而复始的,而其他旅游形式大多是一次性的。这是因为城市居民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受到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远途旅行无法在短期内多次产生,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则可以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发生。以城市居民的短时间、短距离、低消费为基本标志,为吸引城市居民重复或多次进行休闲乡村游,休闲经济带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以下特点:

(一)明确空间概念:乡村性

乡村旅游的活动内容有别于城市旅游,它是以浓重的乡村性来吸引广大游客的。从资源的吸引力角度分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地区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的积累和沉淀早就了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乡村田园风光、特色饮食、民居建筑、农耕文化、节日庆典等。从游客的需求角度分析,乡村旅游迎合了游客回归乡土、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因此要注重乡村产业、乡村自然生态景观和乡村文化这三方面的建设内容。

(二)明确内容形式:体验性

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体验性特征,乡村旅游不是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而是包含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游客可通过直接品尝农产品(蔬菜瓜果、畜禽蛋奶、水产品等)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耕地、播种、采摘、垂钓等),从中体验农民的生产劳动和乡村的民风民俗,并获得相关的乡村生活知识和参与其中的乐趣。

(三)明确资源概念:差异性

乡村旅游的差异性着重体现在地域和季节两个方面。在地域方面,由于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习俗传统等的不同,使不同地方的乡村旅游活动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季节方面,由于农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季节,因此,随着季节的转变,乡村旅游活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在开发上要注重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即地域特点和季节特点应赋予出不同的旅游资源和风貌。

(四)明确目标市场:城镇居民

乡村旅游的参与者多数是城市人群,钢筋水泥的建筑、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浑浊的空气都让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充满了幻想和憧憬。他们要么对乡村生活完全陌生,从而赶到好奇和向往;要么曾经熟悉乡村生活,而现在已经远离大自然和乡村,试图借此重新获得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和回忆。

(五)明确消费定位:性价比高

游客在进行消费时的高性价比能够提升游客休闲体验,增加再次光顾的可能性。实惠健康的农家饭菜、朴素实在的服务都会给游客带来好的感观体验,为整个乡村片区留下好口碑和好印象。相反,漫天要价、拉客宰客的现象出现一次,可能也就是游客来访的最后一次,甚至影响一个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慢生活”理念下的经营模式选择

综上所述,乡村休闲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独特的乡村风光和乡村文化为旅游资源,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主要吸引城市居民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为乡村社区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基于此,提出以下发展模式供参考方案:

(一)田园农业旅游模式

田园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庄园为背景,综合食宿、会议、娱乐等多种功能的休闲农业园区。以良好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为重点,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农产品、特色的餐饮和住宿,让游客既能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买安全农产品,又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休闲服务。休闲农庄既能满足人们休憩娱乐的精神需要,又能满足尝鲜品味的物质需要,还能满足谈商会友的社会需要,是休闲农业投资者的首选模式。

此模式可参考的典型案例有:秦皇岛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宜化假日绿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台湾走马濑农场。

(二)农业科技园模式

农业科技园是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科研设施当吸引,以高新农业技术为内容,向游客展示新技术、新品种,使游客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的休闲活动,是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农业园。高科技园区直观地展现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让人们在休闲活动的同时,切实体会高科技带给农业的变化。此模式受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欢迎,适合做农业科普及教育亲子游和校园参观活动项目。

此模式可参考的典型案例有: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广东高明霭雯教育农庄;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博览园;新苑阳光农业休闲旅游基地。

(三)亲水渔趣园模式

利用渔业自然环境和渔业生产的场地、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生产过程、水生生物等资源,让游客参与水上娱乐及对渔业的体验活动,发挥水资源与渔业的休闲旅游功能。休闲渔业让人们体验钓鱼、赏鱼、玩水的精神娱乐,提高参与性和体验感。但渔业生态系统脆弱,水资源容易遭受污染,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

此模式可参考的典型案例有:河北平山县东方巨龟苑;南京钱家渡渔趣园;湖北咸宁通山富水湖渔趣乐园。

(四)休闲酒庄模式

休闲酒庄是以酿酒原料(如葡萄、谷子等)的种植、观光、酿造、酒文化展示汇聚一体,通过建设酿酒作坊、酒窖、酒庄展馆、餐厅、乡间旅馆等,形成生产、体验、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形式。

此模式可参考的典型案例有:河北定州市黄家葡萄酒庄;四川邛崃市大梁酒庄;河北长城桑干酒庄;山东蓬莱酒庄;宁夏贺东葡萄酒小镇。

(五)露营地模式

露营地是具有一定自然风光,可供人们使用自备露营设施如帐篷、房车或营地租借的木屋、房车、民宿、别墅等外出旅行短时间或长时间居住、生活,配有运动游乐设备并安排有娱乐活动、演出节目的具有公共服务设施、占有一定面积、安全性有保障的娱乐休闲小型社区。

此模式可参考的典型案例有:卡尔文房车石家庄露营地;杭州西溪蜗牛房车营地;黄陂木兰草原房车露营地;神农架巴桃园房车自驾车营地;浙江余姚市原舍·树蛙部落。

(作者:汉江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胡铖)

*本文章为湖北省教育厅“百校联百县——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张湾区乡村慢生活休闲旅游经济带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XLBX0938);汉江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十堰新经济发展实践路径研究”(编号:XJ2020020)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