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资讯 > 微访谈

有地保粮 有方增粮 有人种粮 有责抓粮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情况的调查

核心提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作为传统产粮大县,始终以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作为传统产粮大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扛牢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积极进行有益探索。陵城区耕地面积达122万亩,在自然条件、农田设施、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在粮食高产稳产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连续12年获全国产粮大县称号,连续9年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称号。

陵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粮食安全重大战略,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从2021年秋种开始,分区域、分步骤实施“吨半粮”创建工作。争取利用5年时间,实现4个乡镇15万亩核心示范区单产1500公斤以上(小麦650公斤、玉米850公斤),30万亩辐射区单产1200公斤以上(小麦550公斤、玉米650公斤),55万亩带动区单产1100公斤以上(小麦500公斤、玉米600公斤),确保5年内完成“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带动全区粮食绿色高质高产高效发展。2022年6月15日,经实打测产,陵城区两个“张榜揭榜”小麦千亩方亩产结果分别为672.7公斤和759.7公斤,义渡口镇“吨半粮”创建核心示范区小麦单产达到832.15公斤,全区小麦亩产量预估增加12.5公斤左右,高产区较去年增产100公斤以上,超额完成小麦产量创建目标。

一、守住耕地红线,确保“有地保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陵城围绕“稳定面积提高产量”基本思路,用“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确保农业稳定、良田粮用。

一是严守耕地红线,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陵城区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委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会议,对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进行安排部署。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坚守基本农田100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18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20亿斤以上“三条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新增入库耕地后期管护,对管护内容、方式、责任追究等做出明确规定,签订管护协议,压实属地主体责任。近几年陵城区耕地面积稳定维持在122万亩左右,连续11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0亿斤以上。

二是提高耕地质量,紧抓高标准农田建设。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布局规划,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重点开展农田排灌设施、机耕道路、输配电设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逐步改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老化失修状况。2021年总投资1.0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截至目前,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 72.88 万亩,到2025年实现高标准农田基本全覆盖。

三是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积极复垦撂荒地。严格建设用地审批把关,避让优质耕地,对于确需占用耕地的,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确保数量和质量稳定。严把耕地用途监管执法关,运用遥感影像等数据对疑似“变化图斑”及时核查,形成“地动我知、违法我管”保护局面。将新增耕地地力改善工作纳入惠农项目,开展免费系统深耕,持续改善耕地质量,坚决遏制耕地“撂荒”,确保新增耕地真正变为百姓良田。

二、立足科技革命,确保“有方增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陵城区持续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立足种子、土地、农机等增产要素,重点突出“良种”“良法”“良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带动粮食稳产增产。

一是加强种业攻关,保障良种有效供给。深化与中国种子集团等企业合作,结合国家制种大县项目,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保障良种供给。区域化推广种植济麦22等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小麦品种,同时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实行种子精选分级、推广种子包衣技术等,提高用种质量。

二是实施地力提升,夯实增产基础保障。整合项目资金及专项债券,全面推进核心区沟、渠、路、林、桥、涵、闸等建设。加大引黄工程、水源工程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健全农田设施管护机制,推广深耕技术,核心示范区每隔2年深耕一次。推行秸秆还田,推广应用配方精准施肥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确保长期效益。

三是推广关键技术,强化增产技术支撑。核心示范区落实“六统一”技术(即统一供种、统一深耕、统一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管理模式),引进应用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做好气象技术保障服务。加强与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聚焦现代农业重点领域集成科研攻关。发展大型动力机械、联合作业机械等先进农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落实机收减损,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100%。大力开展科技服务推广工作,建立专家指导和农技人员包乡镇制度,组织专家及科技人员146人,深入生产一线,发放明白纸、举办培训班、面对面向农民传授田间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

四是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技术为基础,搭建数字农业信息化平台,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数字化、种植过程标准化、水利设施智慧化、农机作业精准化、田间管理数据化、产品可追溯的数字农业体系,打造德州市“吨半粮”创建陵城“新高度”。

三、紧扣降本增效,确保“有人种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粮食生产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当下,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不高、风险提升的矛盾越发凸显,个别地方种粮甚至出现连年亏损,农民不愿种、不想种、不会种现象较为普遍。陵城区抓牢“调动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牛鼻子,在落实惠农政策、创新经营方式、打造优势品牌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落实惠农政策,织牢降本增效保障网。其一,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2020年发放补贴1.36亿元;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增加补贴资金,2020年发放补贴860余万元。其二,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试点范围,优先推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保险,小麦、玉米投保率均在85%以上,“吨半粮”核心示范区农业保险投保率达100%,辐射区、带动区投保率达到85%以上且逐年增长。其三,实施农业生产要素保障工程,推行集采、集收服务,试点推广服务补贴,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打好规模生产组合拳。其一,推进规模化生产,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粮食种植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全区2021年农村土地流转38.53万亩。其二,创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重点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业合作社。累计托管面积12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70个,全托管率达60%以上,半托管率达100%,成功入选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县。其三,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工程。落实鲁担惠农贷政策,截至2021年底,累计为1274个农业主体提供担保7.73亿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1056家,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28家,服务对象8.16万户,其中小农户占95%。

三是延长产业链打造强品牌,打造特色农业新高地。一方面,通过大力培育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业食品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提升粮食加工能力,把利润更多地留在田间地头,有效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打造拳头产品与优势品牌,以“智选陵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依托,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质量好、效益佳、消费者认可的优质粮食品牌,提高粮食及加工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切实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四、强化机制建设,确保“有责抓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德州市和陵城区各级党政时刻牢记总书记“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的教诲,坚决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大责任,从全局高度认识粮食生产,从战略高度定位粮食生产,从政治高度抓好粮食生产,建立起一整套抓粮食保粮食的体制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吨半粮”创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抓到底,成立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副书记、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吨半粮”创建任务清单及工作措施,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思路,将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乡镇、具体村庄、具体地块,分区域、分步骤实施。

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创新“三级书记”指挥田,建立区委书记指挥田1000亩,乡镇书记指挥田500亩,村支部书记指挥田100亩,全区共建立书记指挥田694个、面积达1.6万亩,每个乡镇创建一个面积100亩、产量1500公斤以上粮食产能攻关田。指挥田实行“指挥长+专家+合作社”的“1+1+1”管理模式,建立公示牌,明确责任人、建设标准、完成时限,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级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分解任务,把目标颗粒化分解为具体实施步骤,对“吨半粮”核心区地块,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村抓样板田,镇抓示范方,区抓高产区,以工作的项目化、工程化倒逼责任落实。

三是抓牢“十大工程”。实施“书记抓粮”、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地力提升、现代种业提升、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现代农机装备提升、科技服务网络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农业生产要素保障、农产品加工等“十大工程”,从种质、播种、土壤有机质、耕作模式等多点发力、综合施策,从技术、标准、模式等多方面提升,以科技引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力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陵城落地落实,力争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入融合,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突出政策抓保障。以示范方建设为平台,在年度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中,重点做好各类支农项目资金整合调配,将项目资金集中投向示范方建设工作,优先提升示范方林网建设和农电配套等基础设施,着力做好关键技术推广、耕地地力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切实建成粮食高产稳产示范方。区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并把这项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为“吨半粮”创建提供机制保障。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实践,陵城区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政府推动,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粮食精深加工,做大做强粮食安全产业链,努力把“吨半粮”示范区打造成全市甚至全国粮食绿色高质高产高效发展样板,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作者系全国人大机关赴德州挂职干部临时党支部陵城党小组成员:尚金城 李汶蔚 孙甜甜 郑腾娇 龙航天 刘俊辰 房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