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文化 > 杂谈

出版行业畅谈文学与科技融合发展前景—— 让人类在科技时代诗意地栖居

核心提示:作为与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题材领域,科技相关文学作品近几年备受期刊与出版行业青睐,发表和出版的数量及质量都在逐年

作为与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题材领域,科技相关文学作品近几年备受期刊与出版行业青睐,发表和出版的数量及质量都在逐年上升,创作队伍进一步扩大、涉猎学科进一步宽泛、图书种类进一步丰富,整体呈现出向好态势。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科普科幻题材影漫游作品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推动此类题材作品的出版发行,让期刊、出版在文学与科技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相关业界人士表示,科幻类作品前景可期,文学创作者要主动学习并拥有熟悉的学科知识范畴,与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紧密合作,致力于如何生动有趣地讲述科学,增强科普作品的文学感染力和科普效力。

科技题材创作需要贴近“可知可感的生活”

文学与科技尽管有着不同的发展轨道,但二者始终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表示,科技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未像当下这样强烈,科学也始终是文学出版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科技刷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和深远空间;文学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瑰丽想象,推动人类在科技时代诗意地栖居。她介绍说,作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经典科普题材作品,如高士其的儿童科普故事《细菌世界历险记》讲述了细菌家族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卞毓麟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勾勒出人类探索宇宙的奇妙旅程;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将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近年来,中国本土科幻文学因其眼界、思维和爆发力而备受关注,为展现其面貌,作家社出版了一批新锐科幻作家的作品,并推出“青·科幻”丛书,收录近年来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及其他青年科幻作家的代表作。丛书名之“青”取青年之意,更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祝福,希望作家们回到初心和原点,真正思考个体、技术、语言和时代之间的复杂关系,创作出足够人性化和世界化的优秀作品,推动中国科幻写作良好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室主任赵萍谈到,科幻的体量虽在人文社不算大,但推出的都是有经典气质的原创作品。除关注国外雨果奖得主的科幻作品外,人文社从2015年开始推出中国科幻作品年选,主推当年优秀的中短篇,同时深耕原创科幻长篇小说,力图做一些开创性工作,及早发掘、培养和扶持优秀作家,关注作家的成长过程,培养科幻的新生创作力量。她谈到,好的科幻作品需要与现实有所连接,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需要多使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科技要与文学相结合,既需要“硬核知识”,又需要“可知可感的生活”,出色的文学素养和技法、对科技发展的充分了解和反思、对社会人生的正确认知,三者缺一不可。作家要贯通融合个人的经验与情感,以自己的方式观照和表达技术与人的关系。

凸显科普作品的人文色彩和精神探索

科普文学是科技与文学的巧妙结合。通过文学艺术的构思和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和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可以使人既得到科学启迪,又获得文学审美享受。中国科普作协秘书长陈玲谈到,当下科技发展与文学创作同频共振,正是科普文学大有作为的时候。科普文学创作需要更深刻、更及时地反映科技现实,克服技术变革给科普文学带来的多重影响,架起沟通公众与科技之间的桥梁,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反思性和超越性,警惕现代科技转化为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否定性因素,这是时代赋予文学创作的使命和责任。她表示,近年来的科普创作面临着三大转向及挑战。一是叙事方式的转向,“科学+艺术”成为科普创作的主要叙事方式;二是主题热点的转向,从关注技术走向关注自然,自然博物类科普图书成为科普出版热点;三是出版形式的转向,融媒体时代倒逼科普创作革新。在这种情形下,需要鼓励更多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投入科普创作,保证科普作品的原创性、准确性和前瞻性,提升科普作家队伍水平。文学创作者要与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紧密合作,致力于如何生动有趣地讲述科学,以人文艺术的感性,中和传统科普叙事的概念化、逻辑化、学理化。同时,要多利用电子书、微视频、微电影、动漫、游戏等作为科普作品的载体形式,借助新型媒体社交平台加以传播,让优质科普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服务公众。最重要的是凸显科普作品的人文色彩和精神探索,通过文学将科技融入生活轨迹,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共鸣,以增强科普作品的文学感染力和科普效力。

科普文学的繁荣程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想象力与文学创造力的发达程度。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科普时报》原总编辑尹传红谈到,科普图书传授给读者的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先进的科学思想、正确的科学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近年来,科普图书出版数量越来越多,精品不断涌现,题材和内容比以往丰富了许多,选题也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外部环境来看,科普图书的出版也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和鼓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科普图书奖项相继设立,图书推介活动和出版基金资助也更注重科普类图书的入选比例,这些都有助于推动科普文学的健康发展。同时她提到,要实现原创科普作品水平的大幅提高,最重要的抓手是科普创作队伍的建设。要鼓励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对科研新成果和科技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有效促进科技资源及时转化为科普资源,使其以更便于被公众接受的形式展示和传播,让社会公众共享科技成果。她还建议,应当把科普图书纳入全民阅读计划的整体布局当中,加大优秀科普图书推荐力度,特别是调动青少年学生对科学阅读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推动科普图书发展的重要一环。

科幻不仅是技术,更是思考现实的方法

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要突破,都会改变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进而影响人的世界观、伦理观,影响到人之为人的定义。《十月》副主编季亚娅介绍说,《十月》杂志与中国科协合作开设了“科技工作者纪事”栏目,由作家采访科学家,以报告文学形式向普通读者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展示中国科学事业的代表性成就,如讲述“中国天眼”南仁东团队的《疯狂的梦想》、讲述国防科技大学超级计算机自主创新团队的《大国引擎》、讲述薛其坤及其量子世界的《超越欧姆定律》、讲述中国探月工程吴伟仁团队的《奔向月球》、讲述野外科考故事的《植物猎人刘正宇》等,并刊发了不少科幻类小说,以及借用科幻形式的现实题材作品。她说,科技与文学的跨界融合,也是《十月》杂志近期关注和思考的方向之一,除以提升大众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目的的科普类作品、科技纪实作品和所谓“硬科幻”作品外,更为关注科幻文学。科幻写作所带来的想象力正在重新定义和打开文学的边际线,提供观察世界和现实的新角度。《三体》《黑客帝国》等都提出了根本性的文学和文明意义上的母题,这些母题不仅被科幻写作也被纯文学写作所继承。在这个意义上,科幻文学是“向未来”的文学。此外,音频、视频等媒介方式被广泛使用,机器人写诗、AI创作等新尝试也在不断进行升级,文学创作的传统边界越来越模糊,这是科技在逼迫我们反省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文学之为文学的核。

据《科幻世界》副总编辑、《三体》责编姚海军介绍,《科幻世界》杂志的主体栏目既包括“银河奖征文”“校园科幻”“科学”等开设时间长达二三十年的经典栏目,也包括“脑洞问答机”等灵活多变的小栏目,其中对小说的密切关注,反映了杂志对科幻趋势发展的把握和对潮流的引领能力。《科幻世界》的图书出版项目已经成为杂志社的支撑项目,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之一《三体》的巨大成功,推进了整个中国科幻产业化的步伐。他认为,一种类型文学是否立得住,要看它是否有足够“破圈”的畅销书,畅销也就意味着更多可能。《三体》成功的意义即在于此,它在海外为中国科幻赢得了巨大声誉,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典型。谈及当下的“科幻热”,姚海军说,科幻奖项和征文比赛的增多是“科幻热”最直观的表现,其结果是每年都有新作者涌现,为科幻创作队伍带来了新鲜血液;科幻主题也越发多元,比如语言学话题,过去的科幻很少涉及,近几年却受到关注。这也是科幻作家们对现实的回应:世界加速分裂,人们有理由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能够理解彼此。“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科幻作品只是走得更远一些,预言了科技统摄下我们的生活将要面临的新挑战抑或未来的可能性。”

科幻不仅仅代表一种技术层面的未来性,更是一种关注和思考现实的方法。上海文艺出版社为此专门成立“未来文学”编辑部,专注于科幻领域,以便更好地朝前看、朝未来看,并加强与科幻机构的合作,如与微像文化合作出版《春天来临的方式》,国内国外双语同步发行。这本书收录的都是女性作家的小说,中国女性科幻写作者为科幻文学贡献了独具一格的优秀作品。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看来,科幻文学并非科幻与文学的嫁接,而是文学的一部分,只不过科幻的元素多了一些而已。科技与文学跨界如今成为一个问题,本身有些尴尬和无奈。“在文学史上,一个行业的知识进入文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从来不会因为茅盾的《子夜》第一次写到了较为专业的股票知识,就称之为股票小说或者商业小说。今天在对科幻小说进行讨论时,对科技与文学做如此区分,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对科幻文学还不够自信。好小说就是好小说,并不因为它披着科幻的外衣就被高看或低看一眼。”他表示,科幻类作品前景可期,但前提是我们要平等地看待它,要能够将它视为文学本身。文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和可能性,单独看待科幻小说,难免会陷入题材论的怪圈。(徐 健 罗建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