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LT
您的位置 首页 > > 关注 > 公益

扶贫助学 造福桑梓

核心提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出自西汉的古句,成了当下的流行语。它浸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仁”“德”。在“扶贫”路上播下“致富”的芬芳,让祖国大地处处绽放着“精准扶贫”的幸福之花。在一片收获的斑斓中,有一株葱翠的嫩芽,沐“教育扶贫”之风,

扶贫助学  造福桑梓
 
图 /文:谢娜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出自西汉的古句,成了当下的流行语。它浸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仁”“德”。在“扶贫”路上播下“致富”的芬芳,让祖国大地处处绽放着“精准扶贫”的幸福之花。在一片收获的斑斓中,有一株葱翠的嫩芽,沐“教育扶贫”之风,羞涩而坚韧地悄然绽放……
 
      她,就是“湖南华科技工学校”。学校伫立于宁乡城区东北一隅,远远看去,就像一位披着朱砂的新娘,腼腆地隐逸在葱茏的翠帐中。那端庄丽的朱砂红,那蓬勃生机的翡翠绿,梦幻般把知识的教堂渲染成希冀的殿堂。然而,她的美,不仅仅只是公园式的外表,更在她的内核——“助学扶智,免收学费”!
 
      不收学费,包分配(当然自愿)!这对于一所私立学校来说,需要鼓足多大勇气,才可如此“大胆”?需要承担多少风险,才可如此“妄为”?
 
      我不得不带着敬佩而忐忑的眼光,关注着学校的四位创办人。这是一组历经了改革开放四十、三十、二十年的中青年组合。他们的心身,在祖国繁荣的涅槃中洗练;他们的思维,被70、80、90三个时代的日月精华荡涤。他们怀着一种大爱情怀,凭几年办学经验,攒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精气神,立志为“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教育扶贫”出力。“今天物质上的扶贫圆满了,明天该从思想意识上去触及督醒了。”他们本着这条信念,本着“百学先立志”的古训,用一种能让贫困家庭彻底脱贫的方式——“免学费,包分配”。培养孩子学知识,学技能,从小立志参与祖国建设,报恩父母,锤炼自己。顶层层压力,挺饱满胸膛,展坚定目光,他们开先河,创新章。
 
      2020年是“扶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湖南华科技工学校”的启航年。“华科”的梦想是辉煌的,可这也注定是一条铺满坎坷的路!我不知道“不收学费”这条路,能不能让学校办得顺畅,我不知道四位创办人能不能坚持至终。但,我知道他们“扶贫助学,造福桑梓”的信念,一定不会消磨!为此,我有理由期待:“湖南华科技工学校”这滴教育海洋之水,定能浇灌出一片林。我更有理由期待:四位有志人士用他们双手撑起的爱,成为寒门学子振飞的翅膀!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影子;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湖南华科技工学校”在教育路上,一定会烙下它崭新的印迹!

 
 
作者简介
    谢娜利,一名热爱文学的老青年,八十年代发表过诗歌散文,加入了益阳市作家协会、宁乡市诗散文协会,现为宁乡市诗散文协会理事。停笔三十多年,退休后重新学习拿笔。已出版长篇小说《湘水烟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