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26日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获悉,近日,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全国意识障碍高端论坛在郑州落下帷幕。来自全国意识障碍领域的90多名顶尖专家学者,就意识障碍领域的基础研究与转化、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次论坛成立了“中国意识障碍医生联盟”,并启动了多个意识障碍领域的中心研究项目,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成为该联盟45家联盟医院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因脑血管意外、卒中、脑损伤所导致的意识障碍患者有近300万人,每年新增7万—10万名植物人。目前,植物人的保有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在医学上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据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何江弘介绍,近年来,医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意识障碍诊断和治疗技术,此次论坛为临床医生和科学家搭建了交流平台,让他们共同探索新技术在临床运用的可能性,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意识。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于2016年3月成立了昏迷促醒中心,目前已救治意识障碍患者200余人,服务范围覆盖河南全省及周边省份,治疗人数、范围、救治成功率等多项指标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中国意识障碍医生联盟”成立后,各家联盟医院将通过学术和技术资源共享,在神经调控在认知障碍的应用、意识障碍的神经修复、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在意识障碍中的应用等相关治疗的前沿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探索,从而提高整体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