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记者从省畜牧局获悉,该局近日下发《2018年河南省畜牧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18年继续开展畜牧产业千企带万户活动和养殖技能提升培训活动,组织发动700家以上畜牧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展培训5000人次。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手段。今年,全省畜牧系统将大力实施“技术培训引导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畜牧企业就业一批、合作组织发展一批、特色养殖扶持一批”五大扶贫工程,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方案》提出,2018年畜牧产业扶贫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安排粮改饲试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等畜牧业发展资金项目时,重点向贫困县倾斜。加大对卢氏、台前、淅川、嵩县四个深度贫困县开展畜牧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
按照《方案》,今年全省畜牧系统将深入开展千企带万户活动,积极动员本土企业开展产业扶贫,组织发动700家以上畜牧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积极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到贫困县投资兴业,助力贫困县经济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使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素质和效益双提升。
《方案》强调要认真抓好养殖技能培训。按照《河南省畜牧产业扶贫养殖技能培训工作方案》要求,省市县三级专家团(组)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对贫困户技能培训,推广养殖实用技术,重点加强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畜禽粪污处理、畜牧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培训。力争全年分级分批次开展培训100期以上。
《方案》还指出要总结推广产业扶贫新机制。及时开展实地调研,摸清情况,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加快推广。鼓励各地按照项目建设的需要,利用好到户增收资金、扶贫小额贷款、扶贫再贷款等扶贫政策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引导社会资本通过众筹等多种方式参与畜牧产业扶贫;积极发展特色产品保险,鼓励有条件地方给予一定保费补贴;鼓励贫困地区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担保互助基金,积极为畜牧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将总结推广种养结合、多要素帮扶等产业扶贫模式,强化完善带贫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监督企业严格履行帮扶措施,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编辑:齐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