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河南

河南宝丰县大营镇:管好“三资”活水 浇灌集体经济沃土

核心提示:“学锋书记,我今儿来把欠村上的荒山承包款交了。前几天村上通知‘三资’管理清查,说我的承包合同款还有一部分没交齐,我赶紧借了点钱凑齐了。


新农村融媒网讯   (李万全   唐晓璞)“学锋书记,我今儿来把欠村上的荒山承包款交了。前几天村上通知‘三资’管理清查,说我的承包合同款还有一部分没交齐,我赶紧借了点钱凑齐了。您看是转账还是交现金?”7月11日,清凉寺党支部书记王学锋与村民王合敏在村室的一番对话,正是大营镇通过规范“三资”管理激活集体经济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大营镇锚定“管好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目标,以规范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监管为抓手,打出了一套“清底数、促规范、提效益”的组合拳。通过全面清查集体资产、追缴承包合同逾期欠款,该镇先后完成上李庄村、清凉寺村等多个村的荒山、土地承包合同重新确认修正,直接增加集体收入30余万元;收回6755亩荒山、1948亩土地等闲置资源,通过重新发包盘活资产,累计增收600多万元,让“沉睡”的资源变成了“生钱”的资本。

数据见证成效:2024年以来,该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28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的村有7个,10万元以上的村6个,5万元以上的村15个,收入主要来自土地流转、资产租赁和项目分红,各村集体账户资金总计已达659万元。

规范管理的背后,是一套扎实的机制保障。大营镇抽调财政、农业、纪委等部门骨干成立工作专班,通过账目清查、实地盘点、合同审查等方式摸清“三资”底数,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聘请专业律师逐一审订224份集体经济合同,整改不规范合同210份,让每一笔资产、每一份合同都有了“明白账”。

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该镇“一村一策”精准帮扶。对收入不足5万元的村,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结对子、出点子:韩庄、斋公庄依托清凉寺汝瓷产业发展电商;赵庄村联合养殖场搞蛋鸭养殖;四村、柳沟村推进土地流转;小营村发展货运服务;六村建设加工车间租赁项目……一系列“量身定制”的举措,让“困难村”逐步走上增收路。

“大营镇的集体经济虽有基础,但与强村富民的目标还有差距。”镇党委书记李凯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完善帮扶措施,落实扶持政策,培育特色产业项目,健全长效发展机制,让集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真正实现“三资”管理增效、集体经济壮大、群众生活提质的共赢局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