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 全国 > 河南

河南宝丰:以红色引擎激活“服务+治理”双轮驱动新动能

核心提示:政务服务窗口是政府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是凝聚民心的“桥梁”“纽带”,更是在基层高效能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农村融媒网讯:政务服务窗口是政府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是凝聚民心的“桥梁”“纽带”,更是在基层高效能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来,宝丰县坚持红色引擎推动党建与政务服务“双融合”“双促进”,在队伍建设、数字赋能、效能提升上持续发力,以更高效、更便捷的政务服务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

红色帮代办”“党员示范”“服务型党组织”,凝聚为民服务“向心力”

5月12日,走进宝丰县政务服务大厅,看到党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主动热心引导群众,党员示范岗工作人员佩戴党员徽章礼貌耐心服务群众……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民,宝丰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实施党员干部“赋能续航”行动,成立由20名党员组成的“红色帮办代办”服务队,并设置20个党员示范岗,深入开展“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优服务”系列活动,将党员身份“亮”在岗位上。

“戴上党徽后,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表率。”该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政务服务大厅党员帮办代办员刘春丽,一边帮助群众办理业务一边说。

“让党员站出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工作人员,更有助于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该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赵向兵说,目前该局正在整合机关和政务服大厅39个进驻单位、85个窗口、70名党员,成立政务服务功能型党组织,构建“支部牵头+党员示范+全员联动”组织体系,让党员的集聚效应发挥更加充分。

集成办理+数据共享+审管衔接 ,打造数字政务“流程图”

随着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服务人民群众的阵地不再仅仅是政务服务大厅,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网上大厅”。

在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中,宝丰县依托河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发布的2467项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绑定2467个模板,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领域事项、数据、应用、管理等标准规范,推动各审批业务标准统一、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了“数据跑”替代“群众跑”。

“不用再多窗口跑,只要手指动一动,网上就办了。”这是市民吴先生办理餐饮店“一件事”的真实体验。

赵向兵说,目前该县通过河南省政务服务网、“豫事办”APP等渠道可申报办理的退休申报、开办运输企业等21项省级统筹事项,受到了企业群众的广泛好评。

不仅如此,该县通过推进政务数据的归集整合,建立健全审批信息推送机制,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信息和结果同步推送至行业主管部门,搭建审批监管“衔接桥”,形成了信息共享、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审管衔接新格局。据统计,目前,已入库电子证照18.6万余张,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发布政务数据目录1145余条,信用信息数据1000多万条。

下放事项、服务增值、优化机制,构建便民利企“服务链”

“原本需要到县政务服务大厅才能办理的事项,现在不出乡就能办理。”在宝丰县肖旗乡便民服务中心,许多来这里办事的群众纷纷感慨,

群众办事的便利得益于该县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

近年来,宝丰县聚焦基层政务服务质效提升,以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办事”为着力点,精准梳理民生领域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完成省定下放乡级150项、村级32项政务服务事项基础上,将个体工商户登记、社保登记等30项原县级权限下放至乡镇。

“事项下放、服务下沉,方便了群众就近办,提升了服务效率。”赵向兵介绍说,在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中,该县把增值化服务作为“关键一招”,将公证、金融、免费刻章等政务服务衍生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供给服务从“有什给什么”变为“要什么给什么”,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周期衍生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更佳。

与此同时,该县立足建立长效机制破难题,通过常态化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官”以及满意度回访等活动,变被动受理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为政务服务工作“把脉问诊”,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让办事企业、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提升。(李万全 李万鹏 蔡鹏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