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融媒讯)记者宋文华,安舒。
一、深化科技赋能,筑牢产业根基1. 种苗研发创新
- 联合科研院所(如中国农科院)建立西瓜良种繁育中心,加大抗病、耐储、高品质新品种(如“冰糖翠玉”“方山娃”)的研发与推广,提升核心竞争力。
- 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扩大脱毒种苗覆盖范围,确保种苗纯度与产量稳定性。
2. 智慧种植升级
- 推广“物联网+大棚”模式,应用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
- 试点“区块链+西瓜”溯源体系,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记录,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二、完善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
1. 延伸加工链条
- 引入西瓜深加工企业,开发西瓜汁、冻干西瓜片、西瓜籽油等产品,提高附加值。
- 探索“西瓜+”循环农业,利用西瓜藤蔓、瓜皮等废弃物发展饲料加工或生物质能源,减少浪费。
2. 强化供应链建设
- 建设区域性西瓜交易中心,配套冷链物流、分级包装等设施,缩短流通环节,降低损耗率。
- 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如京东、拼多多)建立直供关系,拓展全国中高端市场。

三、创新品牌营销,扩大市场声量
1. 节庆活动与IP打造
- 升级“昌乐西瓜节”“西甜瓜科技博览会”,融入文旅元素(如采摘体验、田园观光),吸引游客与采购商。
- 设计“昌乐西瓜”专属IP形象(如卡通西瓜娃),开发文创产品(钥匙扣、盲盒),增强品牌年轻化传播。

2. 数字营销矩阵搭建
- 培育本土网红主播,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产地直卖”直播,展示种植过程与西瓜品质。
- 利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昌乐西瓜食谱”“夏日清凉攻略”等内容,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3. 区域品牌协同推广
- 联合潍坊其他农产品品牌(如寿光蔬菜、青州花卉),推出“潍坊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打包参加全国性展会(如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形成集群效应。

四、政策与人才保障,激发产业活力
1. 政策扶持与金融创新
- 设立西瓜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对规模化种植、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给予补贴。
- 推广“西瓜贷”等农业金融产品,缓解农户与企业融资难题。
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 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或家庭农场,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
- 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西瓜经纪人”,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

3. 强化质量监管与标准制定
- 制定并推广昌乐西瓜种植、分级、包装等地方标准,建立质量抽检制度,维护品牌口碑。
- 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提升品牌权威性。
五、农旅融合发展,拓展产业场景

1. 打造西瓜主题旅游线路
- 串联西瓜种植基地、采摘园、加工园区,推出“西瓜文化一日游”,配套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促进三产融合。
2. 开发研学与科普场景
- 建设西瓜科技研学基地,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种植科普、无土栽培实验等活动,提升品牌教育属性与亲子客群吸引力。
通过科技、产业、营销、政策的多维发力,昌乐可进一步巩固“全国西瓜第一品牌”地位,将西瓜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标杆性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