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融媒河南讯(记者马世民 文/图马开民) 马庄遗址位于虞城西南部沙集乡,属于睢浍流域,黄淮平原。王庄遗址位于永城以东13公里处的苗桥镇,属古睢水流城。两者一西一西东,雄立于豫东平原,同为殷商文化起源地的两个耀眼遗址。
马庄遗址于、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美国哈弗大学联合考古队发掘。发掘者发现了丰富的马庄文化,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考古新发现。王庄遗址在2O23年由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汶口中后期高等级墓葬,2O23年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马庄遗址的文化堆积达6米多,除了马庄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西周,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等史前遗存和历史时期文化堆积外,马庄遗址己探明文化层下还有一米多的文化堆积。其中的马庄文化遗存近2万平方米,整个遗址面积至今没有完全斟测。王庄遗址是大汶口文中后期文化。面积近63万平方米的大型遗址。
马庄遗址在宋之前一直为岗坡丘陵,水草丰茂的高地。王庄遗址的整个文化层处于地下3米的平整土地之上。
马庄遗址叠加了史前文化遗存和历史时期内涵的遗址。其中,5000~7000年间的马庄文化及之上的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从历史学和考古学上讲都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宝贵材料。其中的部分材料一直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材料和商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需要格外指出的是,考古专家们把马庄文化所在的文化层所包含的四小层分早晚两期进行细致研究。马庄文化的早期和仰韶文化早期的后岗一期文化,大河村文化,大汶口文化前身的北辛文化同期,它的晚期同早中期大汶口文化相当,以其鲜明,丰富的个性而魅力十足。大约距今60O0年左右,有一批来自东南方向的人和马庄遗址土著一起生活址,创造历史。这反映了先是中原文化东渐,后又有海岱文化西进在马庄遗址相遇,相融的历史文化证据。这些重大发现主要体现在史前居址,器物,生活灰坑,墓葬等遗物遗存上。当前,王庄遗址备受关注。它以大汶口中后期文化为主,距今5000年左右。马庄遗址有单身独葬和叠葬,墓主人偶有拔牙风俗,无葬具,随葬品精美但不多,玉石钺多在逝者腰腿间的手部。王庄遗址的_叠葬出现葬具,亦有拔牙习俗,随葬品很多,有玉器,尤以玉覆面和王级大墓的发现也给业界极大轰动并持续升温。
从墓葬习俗上看,马庄遗址是初级,早期阶段。王庄遗址是较高级,较完好,有进步。两者的时间相距近1O00年,从各种信息上看是源流关系,。
从随葬品上看,马庄遗址是比王庄遗址的少,有实用性,又有明显‘礼制的作用。典型的象征王权,军权的石钺,石斧和马庄遗址第五层的居址里玉石钺一样。中原仰韶文化系统中玉石钱的最早来源地。同时,觚的祖型,演变研究也有了极大推进。王庄遗址有大量随葬品,完全为祭器,法器,纯粹意义上礼器。
从文化族属上看,在创造了马庄文化早期与晚期衔接段的主导人群来自东南的非中原人。王庄遗址的墓主人为淮夷。
商丘在中原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汇处,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必经地。两者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样,它们也在各自的时空里兼容了东西南北文化的同时又有坚强的自身性,记录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融合历程。特别马庄遗址的主体文化层堆积的文物面貌更有个性,是马庄文化的发现地,命名地。
马庄遗址有仰韶至龙山时期中心性聚落特征,掌控周边同期的半塔遗址,营郭遗址,杜集东大寺遗址等聚落。之后,马庄遗址居址,墓地,耕地,市镇,祭祀,宗教,文化用地间来回转换,沉淀了厚重的历史信息,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文化。王庄遗址现已发掘的是大汶口中后期高等级墓葬群,专家推测其中的一座大墓为某淮夷古国的君主大墓,且其周围有疑为都城气象的环壕。之后,王庄遗址一直被珍藏在居址和耕地之下。
内涵丰富,光彩夺目的马庄遗址和王庄遗址为商丘的考古文化事业做出的划时代的贡献,是有里程碑的意义。马庄遗址在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有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中华文明起源加速阶段,率先到达并步入了古国的大门,完整地经历了古国的笫一阶段,有始有终。王庄遗址继之而起,花开一朵,在万邦林立中鹤立鸡群,演进到又一个高峰,展现了古国时期笫二阶段,一个时期的辉煌。它们前赴后继,各有千秋,神魂一脉地揭秘过往,殷商部族在商丘发展,成长,迁出的过程是迂回的。厚重的殷商文化起源地的史前文化谱系在逐渐充实,完善,丰富的过程中,商丘将因两者的发现而更加自信,耀眼,有力,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