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 薛玉 倪利涛 方显斌 通讯员华中强)日前,应西峡县重阳镇中心校邀请,重阳镇老干支部、重阳镇关工委组织33位重阳籍老干部代表,深入重阳镇第一初级中学、重阳镇中心小学,就平衡教育后学校的发展变化、教学教研的改革成果、教育的社会属性、多媒体教学等,进行了实地参观和调研。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征程的关键时刻,如何凝聚力量,加快重阳经济的发展,让农民群众在脱贫路上走得更稳健、扎实,使农村变得更美好,重阳镇始终不忘从源头入手,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中心校也牢牢地把教育教学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有机地结合,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牢牢把握办学育人的政治属性,以阵地管理为抓手,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立志长远,以“大教育”促进重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重阳镇第一初级中学建于1958年,在校生541人,12个教学班,占地面积18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32平方米,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每年暑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师进村入户,开展教育扶贫“大走访”,几年来,共调查、整理有关重阳发展根本的建议和意见60多条,不仅有效地配合和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彰显了重阳教育人的家国情怀,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家庭、学校的关系,社会、育人单位的沟通与协作,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打造百年重阳奠定了良好基础,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重阳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534人,16个教学班,校园文化、绿化、硬化布局合理,750平方米的少年宫融入了传统重阳文化主体元素,以文化引领效风、学风,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明新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每年9月份开学伊始,在中心校的统一安排下,在确保学校井然有序开学、按部就班作业的同时,中心小学要求教师同志在履行好教书育人主要职责的同时,要适时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勤学习,多思想,并拿起手中的笔,写消息,写新闻,写身边典型人、典型事,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记使命,拼搏奉献,树榜样、学榜样,干实事、展风采,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营造重阳教书育人、知识改变命运的浓郁氛围,为建设“和谐、厚重、优美、智慧新重阳”贡献力量。
近几年,重阳的教育无论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质量,都名列全县前茅,有目共睹,但百闻不如一见,老干部们通过实地参观和调研,很是激动和欣慰。特别是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紧扣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以及良好的校园风貌、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飒爽新姿,令白发苍苍的老干部们非常满意、放心。